与刘琨有关的成语_与刘琨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接下来,我将针对与刘琨有关的成语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和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与刘琨有关的成语的话题。

1.请告诉我这些成语有关的人名;1.画龙点睛2.妙笔生花3.约法三章4.洛阳纸贵5.闻鸡起舞

2.下列成语都和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请写出主角名称

3.与祖狄有关的成语?

4.下列人名取自什么成语? 写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主要人物?

5.鸡的成语说得是我国祖狱和刘琨二人

与刘琨有关的成语_与刘琨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请告诉我这些成语有关的人名;1.画龙点睛2.妙笔生花3.约法三章4.洛阳纸贵5.闻鸡起舞

       1、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故人名是:张僧繇

       2、妙笔生花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载:李白少年时梦见笔头生花,从此才华横溢,名闻天下。故人名:李白

       3、约法三章: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后指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故人名:刘邦

       4、洛阳纸贵 溯源《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故人名:左思

       5、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同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故涉及到人名有:祖逖(tì) 刘琨(kūn)

下列成语都和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请写出主角名称

       四面楚歌——项羽

       初出茅庐——诸葛亮

       望梅止渴——曹操

       投笔从戎——班超

       画龙点睛——张僧繇

       完璧归赵——蔺相如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三顾茅庐——刘备 诸葛亮

       程门立雪——杨时

       墨守成规——墨子

       一字千金——吕不韦

       萧规曹随——萧何 曹参

       口蜜腹剑——李林甫

       东山再起——谢安

       负荆请罪——廉颇蔺 相如

       毛遂自荐——毛遂

       草木皆兵——苻坚

       铁杵成针——李白

       纸上谈兵——赵括

       闻鸡起舞——祖逖和刘琨

与祖狄有关的成语?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 项羽)

       闻鸡起舞(祖逖 刘琨) 煮豆燃萁(曹植 )

       负荆请罪(廉颇 ) 指鹿为马(赵高 )

       完璧归赵( 蔺相如) 纸上谈兵( 赵括)

       三顾茅庐(诸葛亮 刘备) 卧薪尝胆(勾践)

下列人名取自什么成语? 写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主要人物?

       问题一:关于祖逖的成语 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中流击楫立志奋发图强。《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晚清文学丛钞?童子军?草檄》:“~,着祖生之鞭;下濑横戈,成汉武之志。”

        枕戈待旦:刘琨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弗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问题二:与祖逖有关的成语 与祖逖有关的成语有闻鸡起舞。

        成语: 闻鸡起舞

        拼音: wén jī qǐ wǔ

        解释: 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举例造句: 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词

        近义词: 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反义词: 苟且偷安、自暴自弃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勤奋

        故事: 东晋时期,北方大部分土地被金人占领,司州主簿祖逖和刘琨两人想要收复北方的领土,他们经常畅谈到深夜,然后听到公鸡打鸣就起床练剑。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祖逖带兵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问题三:和祖逖有关的成语 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褒义

        出 处

        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问题四:与祖狄和曹操有关的成语有那些? 祖狄;中流击楫、闻鸡起舞 、击楫渡江

        望梅梗渴、老骥伏枥、横槊赋诗、协天子以令诸侯、三分天下、赤壁鏖兵、煮酒论英雄、割须弃袍、坚壁清野、味如鸡肋、

        问题五:和西晋人物祖逖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闻鸡起舞、南塘一出、中流击楫

        问题六:关于祖狄的成语 关于祖狄的成语

        闻鸡起舞

        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同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问题七: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草庐三顾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

        七擒七纵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茅庐三顾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三顾草庐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厂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摇鹅毛扇 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以之比喻出谋画策。

        阿斗太子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此人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指懦弱无能的...

鸡的成语说得是我国祖狱和刘琨二人

       1.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断雨残云: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

       沧海一粟: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秀外慧中:秀:秀丽;慧:聪明。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甘之如饴: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像糖那样甜。指为了干某事,甘愿承受艰难、痛苦。比喻乐意过这种生活

       2.破釜沉舟:项羽(巨鹿之战)

        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把锅都打破,船都弄沉,表示不再回来(见于《史记·项羽本纪》)。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江郎才尽:江淹(南朝)

        南朝江淹年少时以文采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人们说他才尽了。

       比喻才思枯竭

       赴汤蹈火:嵇康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坚决拒绝。

       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门人递上的一封信。拆开一看,是嵇康给自己的一封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举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圣,说自己“志气可托,不可夺也”。

       接着又写到自已倾慕尚子平、台孝威(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视虚伪的礼教,公然对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见有驯育服从的,大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拿佳肴来喂它,它还是思念树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糜鹿“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表达了坚决不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时常发表一些讥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十分忌恨。

       景元三年(262),曾经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以言论放荡、毁谤朝廷等罪名对嵇康横加诬陷。嵇康被司马昭下令逮捕入狱,不久便被杀害。

       比喻不避艰险

       鹤立鸡群:嵇绍

        晋朝皇室有个侍卫官中嵇绍,一次他跟着皇帝出去打仗,结果被敌人包围,其他人都只顾自己逃命只有嵇绍,保护皇帝勇敢地杀出了重围。大家都觉得他是个英雄。嵇绍的身材高大,一次,他上朝时,有人称赞他:“他是那么高大神奇,就像一只鹤站在一大群鸡中间!

        嵇绍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他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当时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史称为“八王之乱”,嵇绍对皇帝始终非常忠诚。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严峻,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官去。守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准备射他。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仪青,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不久京城又发生变乱,嵇绍跟随晋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将士死伤逃亡无数只有嵇绍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敌方的飞箭,象雨点般射过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绍就这样阵亡了。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嵇绍在世时,有一次有人对王戌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

       后来就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行很突出。

       乐不思蜀:刘禅(三国时蜀汉后主)

        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后来泛指乐而忘返

       凿壁偷光:匡衡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指鹿为马:赵高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比喻颠倒是非

       闻鸡起舞:祖逖,刘琨

        祖逖和刘琨都是晋代著名的将领,两人志同道合,气意相投,都希望为国家出力,干出一番事业。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合盖一床被子睡觉。

       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作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祖逖和刘琨对此都很为焦虑。

       一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叫声惊醒,便把刘琨踢醒,说:"你听到鸡叫声了吗?"刘琨侧耳细听了一会,说:"是啊,是鸡在啼叫。不过,半夜的鸡叫声是恶声啊!"祖逖一边起身,一面反对说:"这不是恶声,而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刘琨跟着穿衣起床。两人来到院子里,拔出剑来对舞,直到曙光初露。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图穷匕见:荆柯,秦王嬴政

        语出《战国?策·燕策三》:战国时猛士荆轲为燕国太子丹行刺秦王,将匕首卷于地图内,假作献图至秦王前,图徐徐展开到最后,露出一把匕首。

       后用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露出了真相或本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元景皓

        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同时还杀害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杀害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语出《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王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逐他姓”则生,“不逐他姓”则死,最终元景皓因不易姓而被杀,表现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后来,这一典故被抽象出来,含义也大大升华,用以比喻宁愿为高尚、正义的事业做出牺牲乃至献身,也不为小利而苟全,千百年来一直沿用。

       闻鸡起舞.

       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形容有志之士努力刻苦磨炼自己。

       成语解释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故事

       东晋时期,北方大部分土地被金人占领,司州主簿祖逖和刘琨两人想要收复北方的领土,他们经常畅谈到深夜,然后听到公鸡打鸣就起床练剑。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祖逖带兵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引证解释

       《晋书·祖逖传》:“﹝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为 司州 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 琨 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后以“闻鸡起舞”为志士仁人及时奋发之典。

       宋 松洲 《念奴娇·题锺山楼》词:“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元 张昱 《看剑亭为曹将军赋》诗:“闻鸡起舞非今日,对酒闲看忆往年。”

       清 孙雨林 《皖江血·兴学》:“闻鸡起舞心还壮,造时势,先鞭不让。”

       亦省作“ 闻鸡舞 ”、“ 闻鸡 ”。

       宋 辛弃疾 《菩萨蛮》词:“功名君自许,少日闻鸡舞。”

       清 杜岕 《邀笛步作》诗:“或拟闻鸡舞,或啸登楼夜。”

       清 赵翼 《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贻》诗:“雄略虽馀扪蝨谈,壮心谁激闻鸡舞。”

       清 孙枝蔚 《与客宿古庙中》诗:“闻鸡思 越石 ,化蝶笑 庄生 。”

       谢觉哉 《在广州·游虎门》诗:“一将当关门号虎,万夫起舞夜闻鸡。”

       好了,关于“与刘琨有关的成语”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与刘琨有关的成语”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