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成语_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成语怎么说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成语问题集合。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和详细的回答,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研究成果,以促进大家的学习和思考。
1.???ý????˵Ľ??????
2.充满新意的成语及解释
3.洗耳恭听的成语故事(不能太简短)
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口苦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 ”则让
5.论语十二章的成语
???ý????˵Ľ??????
按照“急求成语两百”所搜寻的部分成语:
不急之务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旁午走急旁午:交错,纷繁。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不知轻重缓急指人办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次要的,急办的和可缓办的区别。
促忙促急匆匆忙忙,慌慌张张。
存亡危急之秋指生存、灭亡、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
楚越之急以之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倒悬之急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扶急持倾扶:帮助;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
风急浪高形容风浪很大。
繁丝急管繁:杂;丝:弦乐器;管:管乐器。指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扶危济急犹扶危济困。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狗急跳墙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缓不济急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慌慌急急慌:忙乱,恐慌。形容举止慌乱。
火急火燎犹火烧火燎。
缓急轻重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缓急相济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合刃之急合刃:兵器的锋刃碰在了一起,指交战。指战斗到了最激烈最危急的时刻。也形容事情发展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急不及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同“急不可待”。
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急不可耐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急病让夷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急不择途犹慌不择路。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急不择言择:选择;言:言词。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
急赤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急扯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急杵捣心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急风暴雨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急管繁弦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急功好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拜鬼求神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
避祸求福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病急乱求医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不求甚解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不求闻达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不厌求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同“不厌其详”。
不忮不求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尺蠖求伸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草间求活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吹毛求瘢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求瑕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调度征求指征敛赋税。
登木求鱼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但求无过但:仅,只要;过:错误。只追求没有过错。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错。
阿谀求容容:容色,好的脸色。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焚林之求由于隐居在山林,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
反求诸己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发屋求狸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供不应求供:供给,供应;求:需求,需要。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割地求和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挂冠求去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要求离去。比喻辞官归隐。
供过于求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故剑之求故剑:比喻结发之妻。结发夫妻情意浓厚。指不喜新厌旧。
规求无度规求:贪求;度:限度。一味贪求,没有限度。形容贪得无厌。
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好古敏求好:喜爱,喜好。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
毁节求生毁节:抛弃自己的气节,变节。指败坏自己的操行和名声,苟且偷生。
蠖屈求伸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求端讯末求寻求;讯:询问;端:开始;末:结果。寻求事情的起源,询问事情的结果。形容办事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将本求财用本钱谋求利润。同“将本求利”。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名:功名。罪:罪责。指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不应考虑个人的功名、得失。
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积本求原从根本上探求。
见弹求鹗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同“见弹求鸮”。
见弹求鸮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见弹求鸮炙弹:弹丸;鸮:猫头鹰;炙:烤肉。看到弹丸,就想得到吃到美味的烤鸮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欬唾成珠比喻言谈精当,议论高明或文词优美。
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败笔成丘用坏的笔堆得象小山丘一样。形容书法精良或着述甚多。
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和公公。不装傻装聋,就难当婆婆公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不成方圆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成器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不成气候比喻没有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
不成三瓦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不成体统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成一事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抱成一团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不打不成器打:打磨,打造。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不打不成相识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败寇成王失败者沦为草寇,成功的人称王称帝。
百炼成刚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不劳而成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波澜老成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百巧成穷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同“百巧千穷”。
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
白手成家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白首无成白首:白头,指年老。头发白了,一事无成。指到老没有成就。
百事无成犹言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成功。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百无所成犹言一事无成。
百无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事业的成功功失败来判断是不是英雄。
败于垂成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保业守成守成:保持已取得的成就。保持已取得的成就和业绩。
成败得失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成帮结队犹成群结队。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成败利钝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成败荣枯成功与失败,得志与失意。指人在仕途或事业上的得失荣辱。
成败兴废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不经之语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可同年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同“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不言不语不说话,闷声不响。
出处语默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
沉默不语指一言不发。
村学究语指迂腐浅陋的言辞。
沉吟不语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
出语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谗言佞语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出言吐语犹言谈吐。指说话。
对床听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对床夜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多言多语指不该说而说。
儿女子语妇孺之言。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恶言恶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讹言谎语讹言:诈伪的话;谎语:不真实的话。指造谣说谎。
恶言泼语泼:蛮横。用恶毒和蛮横的语言说话。
恶语伤人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恶语中伤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附耳低语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浮文巧语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浮文套语不疼不痒的客套话。
风语不透形容异常严密。
风言醋语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蜚语恶言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形容诽谤的言辞。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风言俏语风流之言,俏皮之语。
烦言碎语烦:多,繁剧;碎:琐碎。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风言雾语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浮语虚辞指大话、空话。
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
古语常言古时候就已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甘言美语甜美动听的话。
甘言蜜语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寡言少语言语很少。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形容心情沉闷,不爱讲话。
搬斤播两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八两半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
百两烂盈两:同“辆”;百辆:一百辆车;烂:灿烂;盈:充满。指妆奁有一百辆车,光彩耀眼,极其丰光。形容婚娶的铺张奢侈。
并世无两犹举世无双。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此地无银三十两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称斤掂两称:衡量轻重;掂:掂量。计算轻重分量。比喻计较轻重得失。
称斤约两称:衡量轻重。计算轻重分量。比喻权衡轻重得失。
秤斤注两形容斤斤计较,顾小不顾大。
称斤注两形容只注重小节而没有气势。
才貌两全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螭魅罔两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魑魅罔两传说中山林中的妖怪。后比喻形形的坏人。
参天两地①为《易》卦立数之义。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亦作“参天贰地”。
颠斤播两较量轻重。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掂斤播两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掂斤估两犹言掂斤播两。
弹觔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掂斤抹两犹言掂斤播两。
短斤缺两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刀切豆腐两面光比喻为人圆滑,两面讨好。
道三不着两道:说话;着:接触到。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二心两意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分金掰两比喻过分计较。同“分斤掰两”。
分斤拨两比喻过分计较。同“分斤掰两”。
分斤掰两比喻过分计较。
分斤较两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分三别两详细分说;清楚,明白。同“分星擘两”。
分星拨两犹言斤斤计较。
分星擘两详细分说;清楚,明白。
分星掰两一点一滴,详详细细。
反行两得行:行事。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面和反面两种效果。
反行两登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获得。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面的效果。
分星劈两指详细分说。
公私两便便:便利,方便。对公家和私人都便利。
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百败不折折:屈服。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
百弊丛生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百步穿杨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百般刁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百不得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百不当一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百般奉承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百般抚慰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抚慰:安慰。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百不获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百不失一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百宝万货指大量珍宝财物。
百般无赖用所有卑鄙的方法。
百步无轻担百步:指长途。跑长路,担子再轻也感到很沉重。比喻道远而任重。
百不一存犹言无一宽免。
百不一贷贷:饶恕,宽免。无一宽免
八百姻娇姻娇:美女。指美女众多。
百不一爽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百不一遇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百般折磨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百般责难配电盘:指取各种办法;责难:指责非难。指用各种办法指责非难人。
百八真珠念珠。因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颗,故称。
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百川朝海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百川赴海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百川归海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百尺竿头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百辞莫辩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百尺无枝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百城之富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
百动不如一静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百读不厌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百端待举面端:百种;举:举办。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百代过客指时间永远流逝。
百堵皆兴堵:墙。许多房屋同时建造。
闭门觅句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鄙言累句鄙言:浅俗的言辞。指文章的词句浅俗,不精炼。
穿文凿句钻研文字,琢磨词句。后用作为文牵强附会之意。
沉吟章句沉吟:沉思吟味。章句:章节和句子,亦指诗文。默默地琢磨构思诗文。
摛章绘句铺张辞藻,雕琢文句。形容以华丽的辞章写作诗文。
摛藻绘句摛:铺陈;藻:文。铺陈辞藻,描绘句子。形容以华丽的辞藻写作。
得隽之句隽:隽永,意味深长。意义深远,耐人寻味的好文句。
掇拾章句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雕章缋句雕:雕琢;缋:通“?绘”,描?绘。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雕章绘句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同“雕章镂句”。
断章截句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雕章镂句指刻意雕琢词章。
雕章镂句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雕章琢句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断章摘句裁断章节,取缀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分章析句指雕琢推敲文章。
孤文断句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钩章棘句钩:弯曲;章:章节;棘:刺;句:文句。形容文辞艰涩拗口。
话不投机半句多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句比字栉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同“句栉字比”。
矜句饰字矜:慎重;饰:整饰。形容写文章时字斟句酌,十分慎重。
锦囊佳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锦囊妙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指优美的诗句。
金章玉句指华丽的诗文。
句栉字比一句句梳理,一字字比较。形容认真校核。
句斟字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琢句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丽句清辞华丽清新的辞句。同“丽句清词”。
丽句清词华丽清新的辞句。
挦章撦句犹寻章摘句。搜求、摘取片断辞句。
片词只句指零碎的文字材料。同“片言只字”。
僻字涩句冷僻的字、词和晦涩的文句。
清词妙句清新绝妙的诗文词句。形容诗词所用的语言清新华美。
清辞妙句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清词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清辞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同“清词丽句”。
遣词造句运用词语组织句子。
骑驴索句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奇文瑰句瑰:珍奇。优美的文章。
千章万句犹千言万语。指书面文字。
充满新意的成语及解释
耳听八方成语释义: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耳聪目明
成语释义: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耳闻目睹
成语释义: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发聋振聩
成语释义: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昏聩无能
成语释义: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精明强干
成语释义: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励精图治
成语释义: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
明目达聪
成语释义: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形容力图透彻了解。
目达耳通
成语释义: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如雷贯耳
成语释义: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舌敝耳聋
成语释义: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逖听远闻
成语释义: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逖听遐视
成语释义:指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眼观六路
成语释义:眼睛看到四面八方。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洗耳恭听的成语故事(不能太简短)
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南辕北辙”、“精卫填海”、“东施效颦”中任选一个成语,为它写一段新解。要求:①解说合理,富有新意;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4分)示例:守株待兔——万事无绝对,一切皆有可能。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重蹈覆辙者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兔子?
成语:
新解:
成语,作为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经历时间的历练越发显得珍贵,但换个角度留心细推一些成语时,也会发现一些新的诠释,也不无道理。
1、水到渠成: 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就是说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
从另一个角度,水到未必渠成。众所周知,一个人成功的条件是有内因而起作用的,内外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外因视为“水”,那么外因“水已到”,内因是否即能“渠成”呢?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天资聪明,家境富裕,贾政为使其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一直强迫他读圣贤诗书文章。教书先生换了几任,父亲说教耳边天天响。外因条件可谓成熟,那内因如何?“愚顽怕读文章”。结果“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曹雪芹诗云:“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可见,“水”到未必能“渠成”。
究其原因,“水到”了而“水道”不成,何以蓄水?当然不会有“渠成”之说。这就好比有一片庄稼地,久旱干涸,急需引水灌溉,而离地数米外有一条宽阔的大河,有丰富的水源,但两地之间没有引水的水渠,即使水源在附近,也无法引流,哪有“渠成”之理。反之,“渠成”反能引“水”到。
许多事情成功的前提并不是等待“水”到的,而在于努力地挖“渠”,当自身作好一切准备后才能接纳“水到”。其实最清澈的水源本属于努力挖渠用心引水的人。“水到”未必能“渠成”。“渠成”反能引“水到”。
2、逆流而上 ,处境不顺时,人们需要努力从事。虽然这种在逆境奋发的精神可嘉,但比起在顺流中行进的船,在同样做功的情况下,哪个行得快?不言而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味地逆流而上,会使人精疲力竭。
“逆道”亦如“逆流”,万物都有其道理,有其规律,当你能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利用规律时,犹如熟识水性的老船工,随潮涨潮落,往返穿梭于波峰浪谷间,得心应手。历史上诸葛亮借东风也是顺风使舵的一证。
曹操陈师江北,金戈铁马,大有稳占荆州之势。诸葛亮正是借助“冬至一阳生”必有东南风的规律,一把大火使孙军反败为胜。倘若诸葛亮一味用硬拼之计,即使孙刘联军,也难敌曹军八十万人马。
潮涨潮落是自然的规律,社会向前发展是时代的趋势,人们应清醒地加以认识,适应、进化、和谐发展已成共识,不能一味鼓励“逆流而上”。利用自然,乘风破浪,何乐而不为呢?
3、“管中窥豹” 的故事源于东晋书法家王献之。他自小就聪明过人。一天,他家来了几位客人,玩一种的游戏。他在旁边看热闹。看着看着,他忽然说道:“南边的要输了!”客人们都感到惊奇:小小年纪,竟看出了一点门道!后来,南边的一方果然输了。有位客人说:“此郎果然言重!此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管中窥豹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褒义的,意谓人们可以从观察到的事物的一部分来推测该事物的全貌。从字面上理解“管中窥豹”,那就是从“竹管”中透过视线来看到豹子,由于视线受到“竹管”圆孔面积的限制,而无法看到“全豹”,只能看到豹子身上极具豹子特征的斑点花纹,于是就此推论这就是一只豹子。这种思路是极具智慧的。“由一斑而见全豹”,“由一粒沙子看到世界”,“由一滴水了解大海”,这些话常常被用来赞颂那些以小见大,通过小事情了解大道理的聪明人。
但是如果我们对这句话作逆向思维的话,立刻就会发现漏洞百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那么,是否可见“一斑”者皆豹呢?非也!梅花鹿身上的斑纹绝不比豹子逊色。所以,千篇一律的“管中窥豹”,弄不好还要出个“指鹿为豹”的冤案呢!
告别“管中窥豹”,也是科学家们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起点。哥伦布以前就有了世界地图,如果管中窥豹,他似乎没有必要再去做一次探险,当然,作为哥伦布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达尔文为了写作《物种起源》登上贝格尔号海军勘探船,进行了几乎身临绝境的环球考察,收集了成千上万的动植物标本。如果管中窥豹的话,他的《物种起源》也许不会成为划时代的巨著,他本人也难以成为“进化论”的创始人。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深入细致,不畏艰苦把握全局,搞清楚每一个环节的来龙去脉,而决不能凭一时小聪明的管中窥豹。
4、“庖丁解牛” 需要机敏及掌握事物的个性与特质地联系,还须一份大胆与细心。古人庖丁解牛数千头,历时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文惠君惊奇赞叹。庄子释其循乎天理,依乎自然,处于至虚,游于无有,不为外物所伤。“不为外物所伤”,说明庖丁深谙牛的骨骼筋络,熟练掌握解牛技巧,操刀如神,游刃有余,故用刀十九年如新。如果庖丁没有掌握解牛技巧,大逆解牛之道,割筋断骨,两物相伤,非月月换刀不可。如此后果,不堪设想。
5、知足长乐, 意为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此语出自《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长足矣。”乍一看来,老子的言训,很有道理,人应该有满足感,决不能好高骛远,这本应是好事。但转眼一想,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说此类话,必有其原因。又翻阅资料后得知,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其中一个重要观点是主张“绝圣弃智”,甚至幻想人应处于“小国寡民”的状态。基于这一点,老子所提倡的“知足长乐”似乎有满足于现状这层消极意义在。
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闻不问,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这大概是知足长乐最浅显的表现了吧?李白《将进酒》诗里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借酒浇愁,以醉求乐,把世事一股脑儿抛开,其实是一种消极回避的人生观。
众所周知,物质世界是运动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过程,静止也是运动的特殊形式;事物的运动不断呈现为前进上升的形式,表现为一个过程,这就是发展。例如,自然界的运动发展,表现为旧的物主逐渐灭亡,在此基础上,新的物主逐渐产生;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表现为从原始社会逐步发展为奴隶社会,进而发展为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不断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知足者长乐否定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他们由于眼前取得的暂时成功,陷入了自我满足状态,躺在以往的功劳簿上不再前进,他们也许忘记了这样一句俗话: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位名人说过:“人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当我们站在人生的浪尖上,我们不仅要以史为鉴,同样也要面向更广阔的未来。就从今天起,从尝试新解成语开始,更换角度看世界,视野宽广,世界才更加美好。
6、班门弄斧
人们总认为,“班门弄斧”就是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才能,因而易受到众人的鄙视和否定,实不足取。但是我的见解正好相反:能在鲁班面前弄斧的人,他的勇气是很值得称道的。
首先,从“班门”这一角度看,弄斧者给他们带来了不少新鲜血液。
其一,可以发现人才。没有弄斧者的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千里马”将永远埋没在槽枥之间,而不能发挥其才能。
其二,可以促使班门那样的行家高手更上一层楼。现在有些自鸣已经是“班门”的人,他们固步自封,目空一切。如果说。弄斧者在他面前“弄”出了名堂,甚至“弄”出了奇迹,对于“班门”无疑是一种压力,使之感到后生可畏,老本不可再吃,从而奋起直追。
7、滥竽充数
家喻户晓的“滥竽充数”故事,过去多用来批评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警示后人要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经受住一切考验。
今日再读,竟觉得南郭先生固然可悲,而故事真正令人深省之处却在于: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用人不察,又不懂装懂,给了南郭先生充数之机;乐队队长只取俸禄,不尽职务之责,竟不知队伍中有“竽盲”之实,抑或知而不报,对上级极端不负责任,让南郭先生自在地混了几年却没去“亡羊补牢”;南郭先生身边的“竽师”肯定听得出他不会吹竽,然而却“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去或不敢伸张正义,以致南郭先生愚弄了别人还自鸣得意。
我国古代有句名言:“良药口苦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告诉我们要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而“ ”则让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3:29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班门弄斧
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草木皆兵”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指鹿为马
English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ě
English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望梅止渴
English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掩耳盗铃
English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论语十二章的成语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差人,让我们明白要亲自实践。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这句话写出了夹竹桃花期长,韧性可贵。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三十而立、择善而从、不舍昼夜、一日三省等等。1、温故知新
意思意思是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2、三十而立
意思指人在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如孔子三十立于礼。现代则多指有所成就。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3、择善而从
意思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4、不舍昼夜
意思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5、一日三省
意思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好了,今天关于“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成语”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成语”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