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意思和典故有哪些寓意_退避三舍的意思和典故有哪些寓意呢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退避三舍的意思和典故有哪些寓意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1.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退避三舍的意思解释

退避三舍的意思和典故有哪些寓意_退避三舍的意思和典故有哪些寓意呢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退避三舍”告诉我们的道理应当重诺守信,知恩图报,言出必行,退一步海阔天空,凡是都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同时也有另一个道理:退并不一定代表软弱可欺,相反应该谨慎,以防有诈。而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懂得绕个弯,退一步,还是会有更宽广的路。

       “退避三舍”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与“委曲求全”意义相近,都有退让的意思。区别在于“退避三舍”侧重于避开冲突,不与人争高低,“委曲求全”则是侧重于为了大局忍让求全,成全别人委屈自己。

       退避三舍典故出自于春秋时期晋文公典故,那个时候晋文公流难到楚国,当时楚王大加款待、打算支持他回国争位,席间问重耳发达后怎么报答自己,他说您什么都不缺,如果将来咱们要战场上见,我后退九十里避让你。之后在与楚国交战时候,晋文公遵守了此前的诺言,不忘对楚国的诺言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的意思解释

       一、文言文《退避三舍》翻译。

       1、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2、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3、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二、文言文《退避三舍》原文。

       1、及楚,楚子享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2、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

       3、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扩展资料:

       《退避三舍》的典故:

       1、重耳在楚国呆了四年,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2、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敌国借兵,夺了王位。

       3、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4、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5、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

       6、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胜利。

       7、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这就是“城濮之战”。

       百度百科-《退避三舍》

       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军队后撤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成语寓意

       两军交战时,一方退让,情况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实力较强,暂时避其锋芒,二是麻痹另一方,使其放松警惕,起到骄敌的作用。随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战胜之。成语中晋文公的退避三舍,便属于后者。此外,晋文公此举还有回报当年楚王知遇之恩的意思。退避三舍,即你来,我先退,给你警告。再来,再退,再给警告。但事不过三。成语告诉人们,退并不一定代表软弱可欺,相反应该谨慎,以防有诈。而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懂得绕个弯,退一步,还是会有更宽广的路

       好了,关于“退避三舍的意思和典故有哪些寓意”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退避三舍的意思和典故有哪些寓意”,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